关键词
人物库
峒山
峒山字仲仁满洲旗人
有《翠山房诗》。
胡初翁
简介
号存庵字成性婺源田人。
别号敬存,有集曰《存庵吟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心道南宋 1058 — 1129
全宋诗
释心道一○五八~一一二九),俗姓徐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
常德府文殊寺
南岳下十五世,太平佛鉴慧勤禅师法嗣。
高宗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二。
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今录诗十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8—1129 【介绍】: 名或作正导
僧。
眉州丹棱人俗姓徐氏
年三十得度,至成都习唯识。
出游江淮,抵舒州太平参佛鉴得悟,命分座接纳。
开法天宁。
徽宗宣和初常德文殊寺
高宗建炎三年钟相义军所杀。
释心道眉州徐氏子也。
年三十得度。
成都习唯识。
自以为至。
同舍僧诘之曰。
三界惟心万法唯识。
今目前万象纵然。
心识安在。
茫然。
遂出关周流江淮
既抵舒州太平闻佛鉴夜参举赵州柏树子话。
至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
因大疑提撕既久。
一夕豁然。
即趋丈室拟叙所悟。
鉴见便闭却门。
曰。
和尚莫瞒某甲。
鉴曰。
十方无壁落。
何不入门来。
即拳破窗纸。
佛鉴即开门。
搊住云。
即以两手捧鉴头作口啐而出呈偈曰。
赵州有个柏树话。
禅客相传遍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
不能直下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
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
好向此中辨真假。
鉴然之。
襄守请开法天宁擢大别文殊。
宋宣和改元诏改僧为德士。
因上堂曰。
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
所以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
毗卢遮那顶戴宝冠。
为显真中有俗。
文殊老叟身披鹤氅。
且要俯顺时宜。
一人既尔众人亦然。
大家成立丛林。
喜得群仙聚会。
共酌迷仙酬同唱步虚词。
或看灵宝度人经。
或说长生不死药。
琴弹月下指端发太古之音。
棋布轩前妙著出神机之外。
进一步便到大罗天上。
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
秖如不进不退一句又作么生。
道直饶羽化三清路。
终是轮回一幻身。
二年九月诏下复僧。
上堂曰。
不挂田衣著羽衣。
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间思想大抵兴衰各有时。
我佛如来预谶法之有难。
教中明载无不委知。
较量年代正在于兹。
魔得其便惑乱正宗。
僧改俗形佛更名字
妄生邪解删削经文。
铙钹停音钵盂添足。
多般矫诈欺罔圣君。
赖我圣明不忘付嘱不废其教。
特赐宸章仍许僧尼重新披剃。
实谓寒灰再焰枯木重荣。
迷仙酎变为甘露琼浆。
步虚词翻作还乡曲子。
放下银木简拈起尼师坛。
昨朝稽首擎拳今日和南。
不审秖改旧时相不改旧时人。
敢问大众旧时人是一个是两个。
良久曰秋风也解嫌狼藉。
吹尽当年教灰。
建炎三年春示众举临济入灭嘱三圣因缘。
曰。
正法眼藏瞎驴灭。
临济何曾有此说。
今古时人皆妄传。
不信但看后三月
至闰三月有贼叛。
众请师南奔。
曰。
学道所以了生死。
何避之有。
贼至。
曰。
速杀我以快汝心。
贼即举槊残之。
白乳上出。
贼骇引席覆之而去。
禅师讳心道
眉州丹棱徐氏子。
出家。
三十得度。
成都从师。
受唯识论。
研覃者十年。
自以为至。
一日同门者诘之曰。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今目前森然。
心识安布。
师茫然不知所对。
尽弃所学去。
而之襄阳
依谷隐显禅师参扣者又十年。
亦自以为至。
周流江淮间。
舒州太平。
夜听佛鉴勤禅师小参举赵州话。
至觉铁觜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
大疑之。
又尽弃其所学。
专以禅寂为事。
一夕料理前语。
豁如梦觉。
亟趋丈室。
望而可之。
即分半座。
命以法施来者。
政和二年
襄阳游定夫以礼致师。
开法天宁万寿。
大别山
宣和初
鼎州文殊。
会有诏。
更释氏名。
上堂曰。
祖意西来事。
今朝特地新。
昔时比丘相。
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
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
两度受君恩。
所以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且道即今是什么时节。
毗卢遮那顶戴花冠。
真中有俗。
文殊老叟身披鹤氅。
且要俯循时仪。
一人既尔。
众人亦然。
大家成立丛林。
喜得群仙。
聚会共酌。
迷仙酎同。
唱步虚词。
或看灵宝度人经。
或说长生不死乐。
琴弹月下。
指端发太古之音。
棋布轩前。
妙著出神机之外。
进一步便到大罗天上。
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
且道不进不退又作么生。
直饶羽化三清路。
终是轮回一幻身。
越明年。
有旨复僧。
上堂曰。
不挂田衣著羽衣。
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闲思想。
大抵兴衰各有时。
我佛预谶。
法当有难。
较量年代。
适在此时。
僧改俗形。
更名字
妄生邪解。
𠜂削教乘。
铙钹停音。
钵盂添足。
赖我皇帝陛下圣德钦明。
不忘佛嘱。
迩乃特颁明诏。
赐僧尼重新削发。
实谓寒灰再焰。
枯木重荣。
不离俗形而作僧形。
不出魔界而入佛界。
重鸣法鼓。
再整颓纲。
迷仙酎化为甘露琼浆。
步虚词翻作还乡曲子。
放下银木简。
拈起尼师坛。
昨朝稽首擎拳。
今日和南问讯。
只改旧时相。
不改旧时人。
且道旧时人与今时人。
是一是二。
良久云。
春风也解嫌狼籍。
吹尽当年教灰。
师于偈颂。
尤为精粹。
衲子雅传之。
赵州勘婆因缘颂曰。
三月春光上国游。
祥云瑞气𤨏龙楼。
亲从宣德门前过。
更问行人觅汴州
疏山咸通已前法身因缘颂曰。
咸通已后咸通前。
法身向上法身边。
一对枯桩门外立。
千古万古摩青天。
法身该一切。
莫向净瓶边。
若不同床睡。
焉知被底穿。
建炎三年春
临济入灭嘱三圣正法眼因缘。
示其徒曰。
正法眼藏瞎驴灭。
临济何曾有是说。
今古时人皆忘传。
不信但看后三月
时逆贼钟相作难。
其徒欲奉师南奔者。
师曰。
学道所以了生死也。
何死之避。
以是春三月三日
遇害。
寿七十有二。
臈四十二。
塔于文殊之五髺峰。
师之接物机用。
得大自在。
虽老且病。
退处东堂。
有问者。
卧而与之言。
曾无勌色。
三坐场皆小刹。
老屋数楹。
仅芘风雨。
土炉纸帐。
四壁萧然。
处之裕如也。
其徒不过数十辈。
然皆一时祖室楝干者。
以故师之名称焯焯。
佛鉴克家子云。
眉州徐氏子也。
年三十得度。
成都习唯识自以为至。
同舍僧诘之曰。
三界惟心。
万法唯识。
今目前万象枞然。
心识安在。
茫然。
遂出关。
周流江淮
既抵舒州太平。
佛鉴夜参。
赵州柏树子话。
至觉铁嘴云。
先师无此语。
莫谤先师好。
因大疑。
提撕既久。
一旦豁然。
即趋丈室。
拟叙所悟。
鉴见便闭却门。
和尚莫瞒某甲。
鉴曰十方无壁落。
何不入门来。
即拳破窗纸。
佛鉴即开门搊住云。
即以两手棒鉴头。
作口啐而出。
呈偈曰。
赵州有个柏树话。
禅客相传遍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
不能直下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
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
好向此中辨真假。
鉴然之。
宋宣和改元
诏改僧为德士。
因开法天宁。
上堂曰。
祖意西来事。
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
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
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
两度受君恩。
所以
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
毗卢遮那。
顶戴宝冠。
为显真中有俗。
文殊老叟。
身披鹤氅。
且要俯顺时宜。
一人既尔。
众人亦然。
大家成立丛林。
喜得群仙聚会。
共酌迷仙酎。
同唱步虚词。
或看灵宝度人经。
或说长生不死药。
琴弹月下。
指端发太古之音。
棋布轩前。
妙著出神机之外。
进一步。
便到大罗天上。
退一步。
却入九幽城中。
祇如不进不退一句。
又作么生
直饶羽化三清路。
终是轮回一幻身。
二年九月
诏下复僧。
上堂曰。
不挂田衣。
著羽衣。
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閒思想。
太抵兴衰。
各有时。
我佛如来预谶。
法之有难。
较量年代。
正在于兹。
魔得其便。
惑乱正宗。
僧改俗形。
更名字
妄生邪解。
删削经文。
铙钹停音。
钵盂添足。
多般矫诈。
赖我圣明。
不忘付嘱。
不废其教。
特赐宸章。
仍许僧尼重新披剃。
寔谓寒灰再𦦨。
枯木重荣。
迷仙酎。
变为甘露琼浆。
步虚词。
翻作还乡曲子。
放下银木简。
拈起尼师坛。
昨朝稽首。
今日和南祇改旧时相不改旧时人。
敢问大众。
旧时人。
是一个。
是两个。
良久曰。
秋风也解嫌狼藉。
吹尽当年教灰。
建炎三年春示众。
临济入灭。
嘱三圣因缘。
曰。
正法眼藏瞎驴灭。
临济何曾有此说。
今古时人皆妄传。
不信但看后三月
至闰三月有贼叛。
众请师南奔。
曰。
学道所以了生死。
何避之有。
贼至道曰。
速杀我以快汝心。
贼即举槊残之。
白乳上出。
贼骇。
引席覆之而去。
正导
生徐氏
年三十得度。
成都习唯识。
自以为至。
同舍诘之曰。
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
今目前万象摐然。
心识安在。
师茫然不知对。
遂出关周流江淮
抵舒之太平。
闻佛凿夜参。
赵州柏树子话。
至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
因大疑。
提撕既久。
一夕豁然。
即趋丈室。
儗叙所悟。
鉴见来便闭门。
师曰。
和尚莫谩某甲。
鉴云。
十方无壁落。
何不入门来。
师以拳擉破窗纸。
鉴即开门。
搊住云。
师以两手捧鉴头。
作口啐而出。
遂呈偈。
鉴深然之。
每对客称赏。
命分座接纳。
襄守请开法天宁。
未几。
擢大别之文殊。
适宣和诏下。
改僧为德士。
师上堂曰。
祖意西来事。
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
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
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
两度受君恩。
所以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
毗卢遮𨚗。
顶戴宝冠。
为显真中有俗。
文殊老叟。
身披鹤氅。
且要俛顺时宜。
一人既尔。
众人亦然。
大家成立。
丛林喜得。
群仙聚会。
共酌迷仙酎。
同唱步虚词。
或看灵宝度人经。
或说长生不死药。
琴弹月下。
指端发太古之音。
棋布轩前。
妙著出神机之外。
进一步。
便到大罗天上。
退一步。
却入九幽城中。
秪如不进不退一句。
又作么生
直饶羽化三清路。
终是轮回一幻身。
二年九月
复僧上堂曰。
不挂田衣著羽衣。
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闲思想。
大底兴衰各有时。
我佛如来预谶法之有难。
教中明载无不委知。
较量年代正在于兹。
魔得其便。
惑乱正宗。
僧改俗形佛更名字
妄生邪解删削经文。
铙钹停音钵盂添足。
多般矫诈欺罔圣君。
赖我皇帝陛下圣德圣明。
不忘付嘱不废其教。
特赐宸章颁行天下。
仍许僧尼重新披削。
实谓寒灰再𦦨枯木重𦯕。
不离俗形而作僧形。
不出魔界而入佛界。
重鸣法鼓再整颓纲。
迷仙酎变为甘露琼浆。
步虚词翻作还乡曲子。
放下银木简。
拈起尼师坛。
昨朝稽首擎拳。
今日和南不审。
祇改旧时相。
不改旧时人。
敢问大众旧时人。
是一个是两个。
良久曰。
秋风也解嫌狼籍。
吹尽当年教灰。
建炎三年春
示众举临济入灭因缘。
师曰。
正法眼藏瞎驴灭。
临济何曾有是说。
今古之人皆妄传。
不信但看后三月
至闰三月
钟相叛于澧阳
贼势既盛。
弟子欲举师南奔。
师不可曰。
学道所以了生死。
何避之。
有贼至。
师曰。
速见杀以快汝心。
贼举槊残之。
血皆白乳。
贼骇。
引席覆之而去。
张无垢
跋其法语曰。
夫爱生恶死人之常情。
惟至人悟其本不生。
虽生而无所爱。
达其未尝灭。
虽死而无所畏。
故能临死生祸患之际。
而不移其所守。
师其人乎。
以师道德节义。
足以教化丛林。
垂范后世。
师名正导
眉州丹棱人
禅师名心道
眉州人也。
生徐氏
性刚毅。
矜气节。
施德于人。
使人不知。
赴人之厄。
如救己溺。
然厌世法。
布衲芒鞋。
出入古招提。
意趣纯一。
苦行头陀也。
以三十岁出家。
自恨其晚。
习教参禅。
寒暑衣不解带。
遂为佛鉴勤禅师之长子。
襄守慕其节操。
请主天宁。
解包之日。
一拂临轩。
龙象不啻子来。
后迁常德文殊寺
宋道君皇帝。
宣和初
尚方术。
敕改僧为德士。
天下禅林刹竿易号。
一时我诸老宿皆结舌而遁。
道公祖镜英禅师受诏。
仍住太
仍住文殊
人讥之。
束发加冠。
升座曰。
祖意西来事。
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
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
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
两度受君恩。
所以
欲识佛性义。
当观时节因缘。
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
毗卢遮那顶戴宝冠。
为显真中有俗。
文殊老叟身披鹤氅。
且要俯顺时宜。
一人既尔。
众人亦然。
大家成立丛林。
喜得群仙聚会。
共酌迷仙酎。
同唱步虚词。
或看灵宝度人经。
或说长生不死药。
琴弹月下。
指端发太古之音。
棋布轩前。
妙著出神仙之外。
进一步便到大罗天上。
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
祇如不进不退一句。
又作么生
直饶羽化三清路。
终是轮回一幻身。
英公则恣笔注老子
进道君。
君嘉悦。
命颁藏流行。
乃赐冠佩坛诰。
人复讥二公为佞。
次年复僧。
道公升座曰。
不挂田衣著羽衣。
老君形貌颇相宜。
一年半内閒思想。
大抵兴衰各有时。
我佛如来预谶法之有难。
教中明载。
无不委知。
较量年代。
正在于兹。
体得其便。
惑乱正宗。
僧改俗形。
更名字
妄生邪解。
删削经文。
铙钹停音。
钵盂添足。
多般矫诈。
欺罔圣君。
赖我皇帝陛下圣德圣明。
不忘付嘱。
不废其教。
特赐宸章。
颁行天下。
仍许僧尼重新披剃。
实谓寒灰再𦦨。
枯木重荣。
不离俗形而作僧形。
不出魔界而入佛界。
重鸣法鼓。
再整颓纲。
迷仙酬变为甘露琼浆。
步虚词番作还乡曲子。
放下银木简。
拈起尼师坛。
昨朝稽手擎拳。
今日和南不审。
秖改旧时相。
不改旧时人。
敢问大众。
旧时人是一个两个。
良久曰。
秋风也解嫌狼藉。
吹尽当年教灰。
英公独不改服。
仍冠佩逍遥。
山居大梅。
人益讥之。
闻而叹曰。
梅老真不忝云门之裔也。
后果于南宋绍兴间
击鼓集众。
捐冠佩象简于地。
乃露顶披伽黎。
拈拄杖说妙法竟。
掷下拄杖。
敛目而逝(九峰韶。
为云门六世)道居文殊既久。
时南北烽燹竞发。
宇内丛社率苟简安众而已。
独不然。
有以翰墨随身。
常嗔诃之。
或问其故。
叹曰。
嗟乎取舍情存。
是非斗乱。
行未一尺。
说便一丈。
不足取信于天下。
使血气之属。
偷心不息者。
皆此辈也。
而握造化之柄。
能辞其责乎。
言讫潸然。
建炎三年春
示众曰。
正法眼藏瞎驴灭。
临济何曾有是说。
今古时人皆妄传。
不信但看后三月
至闰三月
钟相叛。
其徒请南避之。
叱曰。
学道所以了生死。
何避哉。
贼至。
道端坐木榻。
若不知。
贼疑举槊残之。
血皆白乳。
贼众大骇。
引席覆之。
及靖火化。
颜不少异。
香烟如云。
门人慧方
闻道婴难。
则隐于潭州
不肯应世。
其继文殊席者。
思业也。
世为屠宰。
因戮猪忽彻心源。
弃刀走文殊呈偈曰。
昨日夜叉心。
今朝菩萨面。
菩萨与夜叉。
不隔一条线。
道公笑曰。
你正杀猪时。
见个甚么。
作鼓刀势。
公颔之。
赞曰。
戈矢播广长之音。
枭獍说殊胜之法。
处违常顺。
履险常安
道公得之矣。
公词华闳放。
望盖天下。
不许参徒驰骋翰墨。
盖亦三折股。
而知医者。
乃云。
学道所以了生死。
岂虚言哉。
又与大梅脱印同文。
所谓其利断金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心道眉州徐氏子也。
年三十得度,诣成都习《唯识》,了悟万有,證澈真如,以为佛法尽在是矣。
同舍僧诘之曰:“三界惟心,万法唯识。
今目前万象纷纭,心识安在?
茫然。
遂出游江淮间,既抵舒州太平,闻佛鉴,夜参,举“赵州柏树子”话,至觉铁嘴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因大疑,提撕既久,一夕豁然,即趋丈室,拟叙所,鉴见便闭门。
曰:“何事瞒人?
”鉴曰:“十方无壁落,何不入门来?
拳破纸窗,佛鉴即开门,搊住云:“
即以两手捧鉴头,作口啐而出,呈偈曰:“赵州有个柏树话,禅客相传遍天下。
多是摘叶与寻枝,不能直向根源会。
觉公说道无此语,正是恶言当面骂。
禅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鉴然之。
襄守请开法天宁,擢大别文殊。
宋宣和改元,诏改僧为德士,因上堂曰:“祖意西来事,今朝特地新。
昔为比丘相,今作老君形。
鹤氅披银褐,头包蕉叶巾。
林泉无事客,两度受君恩。
所以,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且道即今是甚么时节?
毗卢遮那顶戴宝冠,为显真中有俗,文殊老叟身披鹤氅,且要俯顺时宜。
一人既尔,众人亦然。
大家成立丛林,喜得群仙聚会,共酌迷仙酎,同唱步虚词。
或看《灵宝度人经》,或说长生不死药。
琴弹月下,指端发太古之音,棋布轩前,妙著出神机之外。
进一步便到大罗天上,退一步却入九幽城中。
秪如不进不退一句,又作么生?
:直饶羽化三清路,终是轮回一幻身。
二年九月,诏下复僧,上堂曰:“不挂田衣著羽衣,老君形相颇相宜。
一年半内闲 思想,大抵兴衰各有时。
我佛如来,预谶法之有难,教中明载,无不委知。
较量年代,正在于兹,魔得其便,惑乱正宗,僧改俗形,佛更名字,妄生邪解,删削经文,饶钹停音,钵盂添足,多般矫诈,欺罔圣君。
赖我圣明,不忘付嘱,不废其教,特赐宸章,仍许僧尼,重新披剃。
实谓寒灰再燄,枯木重荣。
迷仙酎变为甘露琼浆,步虚词翻作还乡曲子。
放下银木简,拈起尼师坛。
昨朝稽首擎拳,今日和南不审。
秪改旧时相,不改旧时人,敢问大众:旧时人,是一、是二?
”良久曰:“秋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教灰。
建炎三年春,示众,举临济入灭,嘱三圣因缘,乃曰:“正法眼藏瞎驴灭,临济何曾有此说。
今古时人皆妄传,不信但看汝三月
至闰三月,有贼叛,众请避之,曰:“学道所以了生死,何避之有?
”贼至,曰:“速杀我,以快汝心。
”贼即举槊残之,白乳上出,贼骇,引席覆之而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妙堪南宋 1177 — 1248
全宋诗
释妙堪一一七七~一二四八),号笑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俗姓毛
得法于天童无用禅师
历住妙胜、金文、光笑、报恩、雪峰灵隐、净慈诸名刹。
理宗淳祐八年卒,年七十二。
事见《释氏稽古略》卷四、《佛祖纲目》卷九。
今录偈二首。
妙堪
号笑翁
慈溪毛氏子。
广颡平顶。
骨气清豪。
从野道钦受学。
以广记多闻称。
后一力参究。
息庵观金山
又走灵隐
松源
皆不契。
时无用居天童。
径造其室。
用问曰。
行脚僧游山僧
曰。
行脚僧。
用曰。
如何是行脚事。
提坐具便摵。
用曰。
此僧敢来这里持虎须。
俾参堂。
一日用举狗子无佛性话。
才儗开口。
用以竹篦劈口打。
应声呈偈曰。
大涂毒鼓。
轰天震地。
转脑回头。
横尸万里。
用颔之。
俾侍香。
寻命分座出世。
凡十坐道场。
皆海内名刹。
三被诏旨。
并诸名公卿推挽。
不得已而后就也。
禅宗重寄。
而不以其道自封。
其于佛浅深之说。
无不融了。
世出世法。
无不兼弘。
常曰。
于心有取舍。
识情未尽见。
法有彼此。
智眼未明。
天台旧无律宗。
居报恩也。
大卿齐公议。
合十寺为大刹。
戒坛
命负毗尼学者。
倡开遮持犯之法。
风励新学。
台始行南山宗也。
灵隐
山门逼近屠沽。
撒其庐。
揭关飞来峰外。
以限喧寂。
曰。
不可使旃陀罗气薰秽三宝也。
荆湖总臣。
以国乏用。
奏僧道得以出赀。
紫衣师号。
俾领住持。
闻之叹曰。
苟如是。
则千金之子。
皆可主法。
我道危矣。
因抗疏。
且致书秉钧轴者。
其议遂寝。
诏徙天童。
力辞。
东归翠岩。
筑室。
奉先世香火。
育王虚席。
有旨起师。
再辞。
不许。
乃奉诏。
表章大觉
祖述妙喜
秩然有序。
未几。
复下天童之命。
大参赵公
请主净慈。
皆固辞谢之。
俄示疾。
书遗表。
寺丞张公书通守
永嘉曹公来问疾。
从容叙世契移顷。
书偈曰。
业镜高悬。
七十二年。
一搥击碎。
大道坦然。
置笔泊然而逝。
禅师四明毛氏。
名妙堪
号笑翁
十岁授以世典。
过目成诵。
不悦也。
从野庵钦。
潜心释训。
竟为大僧。
无用全禅师之嘱。
住后以持纲不屈。
声达朝廷。
朝廷屡以名山居
去就自若淡如也。
一时争慕之。
初参源于灵隐不契。
偶禅者读全无用自赞曰。
匙挑不上个村夫。
文墨胸中一点无。
曾把虚空揣出骨。
恶声赢得满江湖。
悚然欲见
未及发。
全公访灵隐
心幸之。
松源引座。
乃曰。
适来松源和尚
举竹篦话。
令天童纳败缺。
诸人要知么。
听取一颂。
黑漆竹篦握起。
迅雷不及掩耳。
德山临济茫然。
懵底如何插嘴。
于此信入。
即随至天童。
告香入室。
全公赵州无字徵
拟对。
骤击之。
大悟曰。
大涂毒鼓。
轰天震地。
转脑回头。
横尸万里。
全公可之。
后出世妙胜。
迁金文。
又广孝。
始终不务姑息。
诚感徵应。
绍兴乙亥
祷雨。
有司欲援徽宗事例。
以道居僧之左。
而尊其符水之术。
力言不可。
遂退归雪窦。
天竟不雨。
童叟谣曰。
以右为左。
天曰不可。
四月五月
池潭起火。
闻于朝。
复旧序。
雨乃大通
卫藩遂以台山报恩请
台山旧无律宗。
乃议十寺为坛。
弘施毗尼。
于是四众云合。
化行南国。
乃至屠父行慈。
狗盗弭节。
奉诏住虎丘
未几升灵隐
卫王特建大慈寺
为开山首祖。
既而退隐上
台郡陈使君
邀居瑞岩
居无何。
又迁江心寺
淳熙壬寅年也。
当是时。
孝宗留神内典。
常制圆觉楞严经注。
普赐文臣。
又尝召对诸禅宗。
佛照光者。
出入禁廷。
以内观堂
禅师邸。
甚盛典也。
俄有奏。
令僧道买紫衣师号。
为大刹住持。
骇叹曰。
审是。
则商贾皆可主法耶。
吾道危矣。
即诣阙抗疏。
切直数千言。
议寝。
绍熙癸丑年
佛照再赴寿皇诏。
而育王席虚。
补之。
历主名坊。
机不虚发。
深怜根有利钝。
而法无小大。
尝以颂示诸学流曰。
车牛脑后痛加鞭。
弃却黄金抱碌砖。
逐恶随邪至今日。
即非心佛错流传。
又曰。
觉城东际老婆婆。
白发𣯶𣯶意气多。
与佛同生嫌见佛。
恶人无柰恶人何。
又曰。
柳毅传书只自知。
得便宜是落便宜。
亲生爱子都抛却。
痛惜深怜乞养儿。
犹以柬致石鼓夷曰。
先师法道。
惟我与公。
我既日就衰颓。
无足道者。
公今应迹灵隐
利生接物。
去就当如秋叶春云。
任缘聚散。
凡与公卿贵人相见。
务翻其窠窟。
绝其偷心。
若稍有院子
一念挂在胸次。
模棱苟合。
便成流俗阿师。
虽为万指住持。
何足贵也。
词甚激切。
庆元庚申春
书遗表上达。
并作短语。
张寺丞主后事。
乃趺坐白众曰。
业镜高悬。
七十二年。
一锤粉碎。
大道坦然。
再与曹通守诀别。
敛目而逝。
其僧腊六十也。
后嗣无文灿。
灿付愚叟鉴。
闽人
有实德。
元世祖诏住攴提。
赐号通悟明印
明印去妙喜
其世有五。
赞曰。
硕果不食。
厥功伟也。
当南迁后。
司衡多建中之馀。
至今方外。
以市名职。
吾道微矣。
公乃毅然拨乱。
而反之正。
功孰大焉。
谓之硕果非耶。
殊不知浩然纲领之节。
又原于妙喜云。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一
释妙堪字笑翁
姓毛氏四明人也。
广颡平顶,骨清气寒。
从野道钦受释学,依息庵观金山,参松源岳灵隐,皆无所契。
时无用居天童,径造其室。
用问之曰: “行脚耶?
游山耶?
”曰:“行脚耳。
”乃使参堂室中,常示狗子无佛性语。
一日拟议间,用以竹篦劈之,应声呈偈曰:“大荼毒鼓,轰天震地。
转脑回头,横尸万里。
”无用颔之,即命侍香。
已而报恩约公,礼之分座。
太守程公请主妙胜,迁金文,移光孝。
寻以卫王堂牒,除台之报恩。
天台旧无律宗。
大卿齐公议,合十寺为大刹,筑坛场,命负毗尼学者。
倡开遮持犯之法,风励新学。
闽帅王公请居雪峰
未几,诏住灵隐,嫌偪近屠沽,撤其庐,揭关飞来峰外避之。
卫王以大慈完美,力请开山,允之。
及王薨,乃庵居上
台州使君陈公以瑞严邀
无何,江心牒至,监丞使公,强之乃起净慈,诏下,固辞不获。
大参余公书来言:不可重违君命。
明年,荆湖总臣奏令天下僧众入訾,请紫衣封号者许之。
独忧焉,慨然谓所知曰:“朝廷果如是,则千金之子,皆得主法,吾道殆矣。
”乃奏疏论之,其事遂寝。
终宋之世,法之不坏,堪之力也。
诏徙天童,辞而东归。
翠岩育王虚席,有旨起,再辞不允。
天童书至,大参赵公请主净慈,谢之以疾。
俄书遗表,草启与张公,请主后事。
通守永嘉曹公来问疾,犹从容叙世次。
顷之,书偈曰:“业镜高悬,七十二年。
一槌击碎,大道坦然。
”掷笔而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解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鄢陵人
父母殁,庐墓侧,手栽柏树数千株,掘井灌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如柏明 ? — 16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 【介绍】: 辽东铁岭卫人,字子良
李成梁次子,李如松弟。
从父出塞有功,历蓟副总兵
万历十六年御史任养心言李氏兵权太盛,帝乃解如任。
援朝之役,署都督事,为副总兵官,攻克开城。
师还,为五军营副将
寻出为贵州总兵,改镇宁,进右都督
以疾归,家居二十年
后以世将复故官镇辽东,然而放情酒色,实无能为。
四十八年杨镐四路出师攻后金如柏率右翼中路军,以三路覆没,奉命退还。
言官交章论劾,惧而自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马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内女子。
性孝友。
父及二兄继殁,独事母谨,又奉二寡嫂。
及母丧,亲负土为坟,手植,庐墓侧终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传如明 1561 — 1623
传如字戒山,又作介山海盐人
幼出家昭庆,通内外典,参空见性,与虞德园冯具区公善
万历间,徒步入,请藏。
为谤议所中,身陷法曹
后得释。
陈百史曰:“介山一切定力为教导,主脱略世法,不拘隅曲。
后十馀年,学者思之,至有奉其教而泣下者。
予闻其苕溪说法,时有巨蟒蜿蜒,群鹊聚听,与昙超何异?
非定力能如是乎。”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传如本名兴如字介山,亦作戒山姓顾氏武原人
母梦金甲神推车上堂,遂举子。
童时往僧舍,见《棱严经》,恍如宿习,归白母矢愿出家。
投杭之昭庆,礼镜湖为师,其祖大慈曰:“予尝梦慈恩窥基尊者过吾家,此子相貌奇伟,殆类之。
”名之曰兴如,谓能兴佛道也。
后为真寂百松所器,易名传如,摩顶谓之曰:“三千界如是,传佛心镫以此准,子其勉之。
”尝至嘉兴东塔翻阅藏经,沈居士继山随取般若部经一函,试令背诵,传如立诵数卷,继山惊服曰:“此神僧也。
”东走鄮峰,礼阿育王设利二七日,设利放百宝光,光中涌见无数佛菩萨,一一皆身在其前瞻礼,向有碍胸之物,至是一时空荡,以此质于百松曰:“此普现色身三昧,是方便境,须修法华忏法,方不住此位。
”及受具区冯公西溪安乐之请,修法华忏法六载,默證师言。
尝从妙峰法师天台教,与人谭论,口如悬河,辩者莫当。
庚子入都,欲奏开昭庆戒坛,并请龙藏,与紫柏可公甚契。
及妖书事起,已南归,乃并逮易服自诣县,县主曰:“何来自罹苦趣?
曰:“解京游方也,坐狱住静也,受刑苦行也,就死舍身也,除此四法,何处更有安心法门?
”赴京与同就狱,刑部主政鲁史曾游西山佛寺,逢异僧语之曰:“吾教中有二大士,将以挂误入法网,公当主此案,幸左右之。
”鲁问为谁,僧指庭及山示之。
鲁心识已久,及阅谳辞,见紫柏介山名,心感悟,竭力剖护,事得释。
丙午,因经厂王太监奏请,得赐《大藏经》,赐金建阁。
归构斋堂、寮舍,登坛讲演经论,愿力毕遂。
癸亥驻锡塘栖大善寺,甲子还真寂,示微疾,更衣趺坐,说《金刚经》及《十六观》题毕,寂然而逝。
世寿六十三,塔于瓶匋骆园,后迁本山卧牛石侧。
所著有《法华抒海》、《棱严歇》、《棱严截流》、《老子芺》、《庄子参》若干卷。
有《赠大善宾岳上人》,诗云:“江海足优游,尝虑风波恶。
郊园卜居,尘俗纷相错。
动止皆畏途,何方堪著脚。
但教身云飞,悠然自宾岳
”亦有感而言也。
真可圜中寄诗云:“谁能念尔冲寒去,傀儡提携岂有神。
长别莫谈身后愿,好从当下剖微尘。
”盖释,犹未释故云。
冯梦祯书云:“洪钟不叩不鸣,公顷无俗事,吾几失公矣。
蛣𧏙六即之说,敢不击节以副赏音。
”见推当代名流此。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何双蜀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三国蜀蜀郡郫人字汉偶
何宗子。
为人滑稽谈笑,有淳于髡东方朔之风。
曾为长。
早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如净南宋
全宋诗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
初自芙蓉山明州雪窦山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
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
台州瑞岩寺临安府净慈寺庆元府瑞岩寺,再住净慈寺
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
为青原下十六世,雪窦智鉴禅师法嗣。
约卒于理宗宝庆间,行脚四十馀年,卒年六十六(《语录·辞世颂》)。
有《天童如净禅师语录》二卷、《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续语录》及所附《观音导利兴圣宝林寺入宋传法沙门道元记》。
 如净诗,以辑自《语录》、《续语录》者依原卷次编为三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号长翁
历主净慈等名刹,后奉敕住天童
宗珏禅师
卒年六十六。
如净禅师
字长翁
奇逸有远大志。
受可印于足庵
不屑肥遁。
广诸方便经。
其笑詈者。
皆脱略成器。
故尝开会浙江左右。
六坐名坊。
而净慈天童最久焉。
其升座曰。
有问有答。
矢尿狼藉。
于是眉毛庆快。
鼻孔轩昂。
直得大地平沉。
虚空迸裂。
正当恁么时。
且与宏智古佛相见。
竖拂云。
相见已了。
合谈何事。
从前汗马无人识。
只要重论。
盖代功开炉打圆相。
召众曰。
个是天童火炉。
近前则烧杀。
退后则冻杀。
忽有汉出来道。
作么生。
㘞火炉动也。
又曰。
螟蛉子殪而逢蜾。
祝之曰。
类我类我。
天童门下莫有类我者么。
万里不挂片云。
天地一团猛火。
又曰。
陆修静陶渊明文殊普贤。
作圆相云
咦一款具呈。
且道凭谁批判。
若是孔夫子吾无隐乎。
尔有觉禅者。
亲依年久。
夜分请决于
曰。
我困倦旦去。
明日为你说。
觉念日月蹉跎。
含涕而出。
露立待旦。
整威仪入室。
怜之。
乃上堂曰。
一个乌梅似本形。
蜘蛛结网打蜻蜓。
蜻蜓落了两边翼。
堪笑乌梅咬铁钉。
觉傍失声曰。
早知灯是火。
饭熟已多时。
便喝。
识者称险要。
颇类
其缜密实如洞山
但未见禀承何人。
或间请曰。
师唱道多年。
名满丛林。
高足已阐化。
方得法源委。
乞明指示。
良久笑曰。
涅槃堂里向汝道(有本
涅槃堂里看)。
又示众曰。
古人大雪长安
天童卖却者心肝。
无神通菩萨猛劈。
一椎千手眼大悲。
捏怪多端还会么。
狮子教儿迷子诀。
老婆心切不相瞒。
年六十六。
忽命侍者设香案。
声鼓集众。
拈香嗣足庵焉。
其语曰。
如净行脚四十馀年。
首到乳峰。
失脚堕于陷阱。
此香今不免拈出。
钝置我足庵大和尚
足庵名智鉴
鉴法嗣天童珏。
珏嗣长芦清了
字真歇
丹霞子淳入室之子也。
为青原下十七世之正裔。
足庵鉴公为儿时。
母与洗手痬。
手曰。
好似个甚么。
曰。
似佛手。
亲殁。
即从长芦真歇禅师得度。
首座器其进止端庄。
以方便示
即隐象山
屏绝诸缘。
一钁为伍。
廓达玄旨。
复就珏。
珏可其见处。
住后。
以枯淡集方来。
晚年徙居雪窦座下。
明眼衲子皓首相依。
如净以柏子话请益
本色策之。
乃领悟曰。
西来祖意庭前
鼻孔寥寥对眼睛。
落地枯枝才𨁝跳。
松罗亮格笑掀腾。
曰。
老成持重为人天眼。
声光暴耀非我所望。
既受记莂。
乃重其师训。
半生开化
不邀虚名。
又疾时辈冒称越继。
故临末际。
方示法源。
乃召众曰。
六十六年。
罪犯弥天。
打个𨁝跳。
活陷黄泉。
咦从来生。
死不相干。
奄然长往。
赞曰。
丹霞大隆洞宗之后。
而冒滥之弊。
骎骎有矣。
长翁举措风规无。
乃涂毒鼓不容侧耳。
抑识法者惧乎。
但其入理深谈。
不滞玄微。
真洞下狞龙。
而云行雨施。
讵可量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胡大成明 1563 — 16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3—约1618 【介绍】: 江西新昌人字集化
万历二十年进士
陈州知州,赈荒大得民心。
以忤上司调四川潼川州
二十六年,以政绩卓异举,为权贵所沮,辞归。
有《翠柏轩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陶梁清 1772 — 18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宁术号凫乡
诸生
善填词。
有《红豆树馆词》。
陶梁字宁求号凫乡长洲人
嘉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侍郎
有《红豆树馆诗稿》。
词学图录
陶梁(1772-1857) 字凫芗,一作凫乡或凫香
长洲人
嘉庆十三年(1808)进士
编修
官至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礼部侍郎
以病乞归,士论多归之。
诗不多作,白而不浅。
尤擅倚声。
编有《国朝畿辅诗传》、《词综补遗》。
有《红豆树馆集》,词在集中。
红豆树馆词·王昶序
红豆出南海,载南州异物记,益部方物略诸书。
种,有树种,初见于王摩诘诗,其实圆而红,然不能移植他处,故江浙间绝少。
近时惟吴门惠学士半农家有之,以名其斋,而他处无闻焉。
陶子凫乡居娄齐之间,家亦有此树。
结实累累下垂,殊可爱玩,憩其下者,每流连往复,若不能去。
盖红豆一名相思子,思发乎情,止乎礼义,乃不堕纤巧浮靡之习,得为风骚之苗裔。
凫乡雅歌,通诗古文,性情风格似魏晋间人。
而尤以词擅名于时,所作前以石帚、玉田、碧山、蜕岩诸公为师,近则以竹垞樊榭为规范。
其幽洁妍靓,如水仙之数萼、冰之半树,用寄其清新婉约之思,信可为南宋以来词家之别子矣。
凫乡博雅嗜古,从余游。
余缉续词综,得其搜采之功居多。
余少时于倚声一事颇曾致力,今衰老,久辍不作,而凫乡年力初壮,进而不已,行以著作擅长艺苑,集词学之大成。
读红豆词者,其以此为骥之一毛、豹之一斑可也。
昭阳大渊献寎月望日,青浦八十老人王昶序。
红豆树馆词·吴锡麒序
驻枫烟而听雁,舣葭水而寻渔。
短彴遥通,高楼近接,琴横春荐,杂花乱飞,酒在秋山,缺月相候,此其境与词宜。
金迷纸醉之娱,管语丝哇之奏。
浦遗余佩,钗挂臣冠。
满地蘼芜,夕阳如画,隔堤杨柳,红窗有人,此其情与词宜。
若陶子凫乡者,家住中吴,烟波绕户,船来虎阜,罗绮生风。
狎浪而订鸥盟,折花而招燕梦。
东风白苧,最怜寒食之天,细雨黄梅,重认横塘之路。
窟真容懒,语不嫌痴。
芊绵而绿意生,宛转而红腔应。
论其技则肱经三折,绎其思则肠转九回。
情之引人,兴不能已,固如斯也。
况复湖寻高士,庙访水仙,踵花鸟之前缘,蹑烟霞之古径。
南渡之江山宛在,西泠之依然。
于是击钵于青豆之房,调弦于黄篾之舫。
浅斟未已,逸调先铿。
响落凉苔,声催落叶。
流水均其采采,白雪振其霏霏。
唱如小海而尤豪,人比中仙而更胜。
又孰不思同旅语,并写灵襟。
盖其居也如此,其游也如彼。
以佳丽之地,作其謻台,以灵秀之区,为之骑驿。
单衫小扇,则街子无猜,短笠大瓢,则芦人亦熟。
和徵招而去,歌哨遍而来。
石门文字禅,为东泽绮语债。
此红豆树馆词一编所以清而能婉,丽而不佻,得大雅之遗音,传南宋之正轨也乎。
仆久违衡泌,屡溷风尘。
乞食叩门,马如蛙钝,息交闭户,车类鸡栖。
即欲裁寄小词,量填短拍。
而故山有阻,旧雨不来,远趣莫招,孤吟易辍。
兹幸遂循陔之愿,申伐木之欢。
桂隐南湖,伫渔歌于西塞。
馀情有触,结习未忘。
则蚕抽未尽之丝,蝉曳将残之响,得是编而振发之,不啻迷津而逢宝筏,失路而得导师,其助予为不少也。
嘉庆壬戌秋八月钱唐吴锡麒撰。
红豆树馆词·李云章序
时物变态,山川殊状,人少壮老异形,目寓焉而不能留者,唯文词可以留之。
昔人零篇断简偶传于世,虽数百年后、数千里外,观者辄如置身其中,与之周旋,而不胜流连嘅慕之致,以为笔墨之可以移我情矣。
况在作者非深于情,而能若是哉。
仆读红豆词而叹凫乡先生之情之至也。
夫士方贫贱,恒郁郁无以自乐,一旦得志,律法填其膺,声色炫其外,酬应汩其神明。
与之语平夙之交游、登览之胜迹,忽若梦寐,不复省忆者,往往有焉。
君起寒素,结交老苍,驰骤坛坫,为江南诸生
及入翰林,出任郡守监司,为畿辅贤大夫而意趣无少异。
俸馀则聚书画,政暇则延纳才士。
每与座上客谈向时江湖之乐,徵文献,举佚事,津津然不以为疲。
至亲故离合之感,俯仰陈迹,则凄然黯然莫能自已,盖居恒未尝一日而忘旧也。
于是聚其旧时所著,加以近今之作,合为一编。
大而父子兄弟夫妇之伦,君臣之遇合,师友之渊源,礼典政绩之敷贲,暨乎岩居川观、嬉春访秋,一觞一咏,罔不抒写性情,而芳菲恻怛之怀、绵邈庯峭之笔,白石白云合为一家。
使读者展卷神往,如成连之琴、桓子野之歌,自不禁其情之与俱深也。
仆与君甲子订交于人海中,兄事弟畜,意气相得。
别而复聚,则升湛悬隔。
主客追陪,申之以婚姻,又十馀年于兹,而交情日益笃。
以君待仆之情,知君用情之厚。
词虽小技,而激发于孝友忠信之大节,无非至性所流,岂直词翰之工而已哉。
道光癸巳孟夏,大兴李云章谨序。
红豆树馆词·吴长卿序
将使敦古欢于尘壒之表,延峻赏于冲漠之区。
握月担风,徐仆射聊资谈助,模山范水,宗处士惟事卧游。
虽复寓意丹青,希踪元素,而高风已邈,仅传之真,穆行无徵,虚忆萍蓬之迹。
讵知苦,旧境频迁,玦判璋分,新愁易积。
鸿印泥而莫定,驹过隙而难留。
设非追感抚尘,兴怀坠雨。
状唾月推烟之景,写牵云曳雪之情,几几乎迷五散于棋枰,索一吷于剑首矣。
凫乡观察系传栗里,家住苏台
绚火凤之九苞,标石麟之独角。
彩笔则平分李峤,艳锦则早夺江淹
义苑共羡其奇侅,艺海足资其荡涤。
方其蜚英横塾,撷秀回泉。
陈庚子之遗经,辩己亥之误字。
秋澄玉宇,桂子飘来,路接金台,槐花踏遍。
用是息尘鞅于梵刹,洽幽贽于礼堂。
已而放棹潞河,停骖苑。
南陔则艺兰发咏,西堂则梦草裁诗。
洵足庆焦氏之福兄,颂鲁侯之寿母。
无何云回鸾驭,风急鸰原。
菤葹心拔而弥伤,箖箊泪清而欲槁。
洎乎芝芙圆梦,鹣𪃸齐心。
玉作田腴,金将屋贮。
曹大家史编旧稿,浅印脂痕,卫夫人笔阵新图,浓留墨沈。
著姓交推于徐淑,深情尤甚于高柔
此又茑萝莫喻其缠绵,蘅芷自成其馨逸已。
是时述庵少寇方筑平津之馆,辟涑水之园。
万壑涛声,曾陪讲席,九峰黛影,重访渔庄
觅旧伴于短李迂辛,赏奇文于大邢小魏。
刘孝标五十纸之课,搜李承休三万轴之储。
靡不雪纂露钞,劬于淬掌,琼纲玉格,朗若列眉。
重以谷人司成鸥鹭寻盟,岑苔合契。
谢混改席之敬,修袁逢分坐之仪。
往往携屐探幽,支筇选胜。
偶拈逸调,同谱新声。
题花而香拂酒卮,伫月而凉侵琴荐。
宜乎张温无辈,推重于元晏弁言也。
至若瓜步潮生,蒜山月落。
秣陵桃叶之渡,认芜城皂荚之桥。
虎阜秋深,未消剑气,马塍春老,欲葬花魂。
缄情则转绿回黄,选恨则等莺期蝶。
又若千丝系缆,六柱移船。
借蓝尾而飞觞,眼才一瞥,就红牙而按曲,肠已九回。
虬漏沉沉,二分明月,蚖膏滟滟,四照琪花
亦复逞咀之妍词,抒擘石研丹之幽怨。
禺山耀彩,五色相宣,若木舒华,千寻直上。
观察握画日之笔,步登云之梯。
玳筵乍启于樱厨,琳简近承夫蓬观。
于是鸾坡儤直,螭陛趋班。
纂有唐一代之钜文,传名山千古之绝学。
美矣茂矣。
长卿朅来东阁,得遂管窥,偶忆西泠,已成梗泛。
一邱一壑之位置,慕半村半郭之嬉游。
李公垂雅有同心,句传珂里,元次山请申后约,笑指杯湖
时道光癸巳孟夏钱塘吴长卿谨序。
红豆树馆词·王柏心跋
凫芗观察曩著红豆树馆词,梓行已久。
后复有感旧纪恩之作,都为八卷,合而刊之,授柏心使论其大略。
余考词之始兴,大抵流连风月,泛咏皋壤,感物而动,其绪无端,以凭虚为奇,以超旷灵澹为宗。
子瞻幼安辈为之,泛滥于子史,驰骋议论,其体一变。
然以发摅其壮气雄心而已,未有综贯生平,标举志行,若年经月纬,粲然可睹指者也。
兹则体沿协律,义兼纪事,排比敷陈,开昔人未辟之町畦。
其伦则君亲、昆弟、夫妇、师友,其事则遨游、羁旅、敷文、纬典,其情则忻愉悲戚,其境则壮老穷达。
析之各有宗旨,合之互相首尾,又能分刌节度,穷极窈眇,有启涂拓宇之观,无宫凌羽替之疾,于此体为创见,而仍不失其正宗。
盛矣哉。
前此所未尝有也。
昔者司马子长杨子云班孟坚皆有自叙,杜子美北征、昔游等篇亦檃括出处,览者资为援据。
独填词家无之,世遂以为束于体格,无能恢廓,至有目诗馀为小道者
今读红豆树馆词,包含宏大,直举胸情,然后知此境正自无穷,人特未能穷其所至耳。
集中他美,诸公论之详矣,余以为自有倚声以来,兼众长而扩其境之所未至者,独于兹集见之。
遂举所见,识之简末。
时道光癸卯夏五监利王柏心谨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伽宋初
僧伽
姓吴氏。
名文祐。
宋初信丰人
于县明觉院。
举止跌宕。
人目为狂。
尝书上曰。
赵家天子赵家王。
言赵氏方兴。
如松柏之茂也。
县民曾氏老无嗣。
僧伽有异。
设饭礼之。
未及召。
黎明排闼入。
曾氏膳甚丰。
僧伽曰。
当以珠报。
曾果得二子。
学佛者孙德
自汀之南安
定应禅师
曰。
雩都有人。
礼我何为。
孙不悟。
曰。
僧伽吾法子也。
孙告归。
师持一扇付孙曰。
为寄僧伽
舟将抵邑。
僧伽候之。
邀曰。
我师扇安在。
孙以扇付之莫能欺。
一日昏暮诣寺中阖户。
趺坐而化。
祥符己酉六月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自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太平繁昌人
本名王九
家以鬻茗为业。
年十三得疾,父抱诣青华观,许为道士
梦中有人授以辟谷之法,及觉,遂不食,神气清爽,惟食生果饮清泉。
尝作《玄道歌》,言修炼之要。
太宗召赴阙,赐道士服,改名自然,月余遣还。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又召至阙下,赐紫衣,以母老求还侍养。
全宋诗
赵自然本名王九繁昌(今属安徽)人。
年十三,为道士
太宗尝召赴阙,为改名。
遣还,住青华观。
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九)复召至阙下,以母老得还。
宋史》卷四六一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全唐诗》收诗1首,小传云为“池州凤凰道士”,并记其梦阴真君事。
赵自然本名王九太平州繁昌(今安徽繁昌)人。
13岁入青华观为道士
传云尝梦见阴真君,与其柏叶一枝,食后,遂绝粒不食。
知州王洞奏上其事。
宋太宗召其赴阙,亲问之,为改名自然
后放归。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复召至阙下,不久以母老求还。
事迹详《宋史》本传。
全唐诗》收作唐人,系沿《万首唐人绝句》卷九九之误。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袁镜蓉清 1774 — 1848
简介
袁镜蓉(1774 - 1848),字月蕖华亭人(今上海松江)。
着有《月蕖轩诗草》《月蕖轩传述略一卷》。
昆山胡氏书目、小黛轩论诗诗有著录。
沈兆霖、袁克家、庄仲方罗本周序张金镛题辞、庄敩、蔡振武俞承德杨巨源跋。
月蕖轩诗词·序一
予长姊,字月蕖,幼时随先君子厚堂公学,既能诗文。
先大父田公爱之甚,为之择婿,归会稽梅梁司空
随任宦游,一至,再至,道经数万里,奔走二十年。
凡名山大川以及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人情喜怒哀乐之变态,无不蕴于中而发于诗。
其言或幽吟俯唱,或慷慨悲歌类,皆本于性情,见于阅历者。
呜呼!
尘海茫茫,孰知巾帼中有诗人如吴姊乎?
予尝读姊氏所著《传诉略》,已赞叹其为人行事,可以传矣。
今观所作诗,益信其才之钜细悉工也。
亟劝付梓,以广其传云。
弟克家谨序。
月蕖轩诗词·序二
予与会稽梅梁司空庚午同举于顺天
次子敩为其婿。
甲辰岁,奉其妻母袁夫人所作《传诉略》求正于予,予览之而嘉其孝且才,已为之序。
戊申夏,敩又寄袁夫人诗集来求予序,予知夫人工吟咏,而未见其诗也,今纵观诸什,格超体备,殆所谓天授,非人力者耶,宜其佐梁和声,以鸣盛世也。
夫人为袁田方伯孙女,博学多识,能治家政,其立言行事,皆足以垂教后人。
呜呼!
若夫人者,可与言诗矣。
秀水庄仲方序。
月蕖轩诗词·跋
戊申之夏,敩以长庐盐官承乏海隅,我外姑袁夫人寄所作《月蕖轩诗草》见示命题,敩不才,何敢言文,然心窍向往之,执卷三复,不禁拜手而有言曰:夫人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朽,敩尝读外姑所撰《传述略》一编,其述先德设祀,田治祭葬,敦本睦族,孝慈兼挚,言而可为子姓,则行而可为后人法。
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三者备矣。
今之士大夫其孰能当此而无忝者乎?
外姑工文辞,敩随侍则请业博于古而通于今,尤能虚衷抑节,以求寡过。
诗草其馀事耳,虽然诗以道性情,诵其诗知其人。
若外姑之诗情,既本于风人义不诡乎,大雅当与传述略共垂不朽也。
夫岂敩一人之私言哉。
门下子婿庄敩谨跋。
月蕖轩诗词·题
独抱灵襟,自成馨逸,而风格之高浑,气韵之静穆,悃忱之肫挚,情致之缠绵,觉古来颂,俱属小家,无从抗手。
宜其佐吾师,黼黻休明,文章华国也,当代宣文夫复奚愧。
门下士蔡振武谨题。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赵抱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州人
本民家子,常牧牛田间。
一夕为叩门召之者引至山崖绝顶,见数人会饮,音乐交奏,与人间无异。
自是不喜熟食,茹甘菊、柏叶、果实、井泉,间亦饮酒,貌如婴儿。
素不习文墨,口占辞句,颇成篇咏。
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京师,诏赐名,度为道士
此后间岁或一至京师,常令居太一宫,与人言多养生之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超格清 1639 — 1708年六月二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超格字梦庵姓丁氏芜湖人
生性颖异,九岁能吟咏,长攻帖括,有声庠序閒,然非其志也。
独好内典,喜趺坐,初谒梅生,闻万法归一语有省。
欲出家,以亲在不果。
年二十八,始投金陵清凉寺剑门落发,秉戒于宝华山见月
历诸名胜,偶登庐山五老峰,豁然悟彻,有“踏破虚空作两边”之语。
时天笠主禹门,往参次,便言:破夏远来,请师一接。
笠云:“未入门时吃棒了也。
”遂作礼,云:“谢师指示。
”笠一击云:“知恩者少。
遂一喝,拂袖便出。
笠门风孤峻,学者惮之,横机不让,一众侧目,甫三月遂受属,笠示有“微笑争看第一枝”之偈。
后笠往南涧夹山东禅,首座,四方来者服其机用之敏,咸亲依之,推之开化
历主嘉善东禅与慈云,及武林南涧清波,最后主京都柏林,类能以道示人,所化殊广。
戊子春,感微疾,然参请酬应如常,时虽中夜危坐,犹屹然不动。
六月二日,忽索浴更衣,众知不可留,因求偈,瞪目叱之。
请不已,乃曰:“南来北往也寻常,竿木随身作戏场。
今日风前舒一笑,满轮明月湛清光。
”说毕瞑目,时康熙戊子六月二日也。
寿七十,腊四十有二。
得法弟子十人,迦陵音调梅鼎皆别有传。
应世以诚,称性说法,眼藏甚高而辨论精当,著有《五会录》、《宝伦集》,诸方莫不推重,塔于灵岩左麓。
雍正九年明鼎柏林时,始乞和硕庄亲王为之铭,立石山陲,馀芬未沫。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克勤宋 1063 — 11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1135 【介绍】: 僧。
彭州崇宁人俗姓骆字无著
五祖演禅师悟法,住成都昭觉寺
徽宗政和中诏住康蒋山,学者争赴之,名闻京师
高宗建炎初宰相李伯纪奏住金山龙游寺。
诏诣行在入对,赐号圆悟禅师
后还蜀,复住昭觉寺
卒谥真觉禅师
有《碧岩集》。
全宋诗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
俗姓骆
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
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
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
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
改住云居,复领昭觉。
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
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
事见《鸿庆居士》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今录诗七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八九八
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俗姓骆彭州(治今四川彭州)人。
祝发从成都僧文照,复参五祖法演禅师得法,住昭觉寺
出蜀住长沙道林赐号佛果
政和中建康蒋山,移天宁万寿禅寺
建炎初金山龙游寺,召对,赐号圆悟,改住庐山
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
谥真觉禅师
有《佛果击节录》二卷(存)、《碧岩集》十卷(存)、《圆悟佛果禅师语录》二十卷(存)、《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四卷(存)。
孙觌圆悟禅师传》(《鸿庆居士》卷四二),《新续高僧传四集》卷一二。
禅师讳克勤
字无著
彭州崇宁骆氏子。
依妙寂院自省落发。
受满分戒。
成都
从圆明敏行大师
学经论。
窥其奥。
以为不足。
特谒昭觉胜禅师
问心法。
久之法关。
真如哲公
颇有省。
时庆藏主
众推饱参。
尤善洞下宗旨。
师从之游。
往往尽其要。
尝谒东林照觉
顷之谓庆曰。
东林平实而已。
往见太平演道者
师恃豪辩。
与之争锋。
演不怿曰。
是可以敌生死乎。
他日涅槃堂孤灯独照时。
自验看。
以不合辞去。
苏州定慧。
疾病几死。
因念畴昔所参。
俱无验。
独老演不吾欺。
会病间即日束包而返。
演喜其再来。
容为侍者
漕使陈君入山问法。
演诵小艳诗云。
频呼小玉元无事。
只要檀郎认得声。
师侍侧忽大悟
即以告演。
演语之。
师曰。
今日真丧目前机也。
演喜曰。
吾宗有汝。
自兹高枕矣。
师因以是事。
佛鉴勤
未之信。
师曰。
昔云高丽打铁火星爆吾指头。
初谓建立语。
今乃果然。
愕然无以对。
佛眼禅师尚少。
师每事必旁发之。
二公后皆大彻。
由是演门二一远声价藉甚。
丛林之谓三杰。
演迁五祖。
师执寺务。
方建东厨。
当庭有嘉树。
演曰。
树子纵碍不可伐。
师伐之。
演震举杖逐师。
师走避。
忽猛省曰。
临济用处耳。
遂接其杖曰。
老贼我识得你也。
演大笑而去。
自尔命分座说法。
崇宁初
以母老归
出世昭觉。
久之谢去。
荆州
丞相张无尽华严要妙。
逞辞婉雅。
玄旨通贯。
无尽不觉前席。
师曰。
此真境与宗门旨趣何如。
无尽曰。
当不别。
师曰。
有甚交涉。
无尽意不平。
师徐曰。
古云。
不见色始是半提。
更须知有全提时节。
若透彻。
方见德山临济用处。
无尽翻然悟曰。
固尝疑雪窦大冶精金之语。
今方知渠无摸索处。
师曰。
顷有颂云。
顶门直下轰霹雳。
针出膏盲必死疾。
偶与丞相意会。
无尽喜曰。
每惧祖道䆮微。
今所谓见方袍管夷吾也。
澧州刺史请住夹山
未几迁湘西道林。
初潭师周公因提举直孺愿见师。
至是皮相之不甚为礼。
及见开堂提唱。
妙绝意表。
始增敬焉。
政和末
有旨。
金陵蒋山。
法道大振。
僧问。
何是实际理地。
曰。
何不向未问已前荐取。
僧曰。
未问已前何荐。
师曰。
相随来也。
进云。
快便难逢。
更借一问。
曰。
忘前失后。
进云。
若论此事。
击石火。
只如未相见时何。
师曰。
三千里外亦逢渠。
曰。
恁么则声色外。
师相见。
答曰。
穿却鼻孔。
问。
忠臣不畏死。
故能立天下之大名
勇士不顾生。
故能立天下之大事。
未审衲僧家又作么生。
师曰。
威震寰区。
未为分外。
曰。
恁么则坐断十方。
壁立千仞。
师曰。
看箭。
问。
不落果。
不昧果。
是同是别。
师曰。
两个金刚圈。
曰。
沩山撼门扇三下。
又作么生。
师云。
不是同途者。
智音不举来。
曰。
恁么则打鼓弄琵琶。
相逢两会家。
师曰。
名邈得不□多。
曰。
不得压良为贱。
师曰。
处道将一句来。
曰。
从事得潘郎后。
也解人前不识羞。
师曰。
速礼三拜。
僧曰。
昔人问投子何是十身调御。
投子下禅床立。
意旨何。
师云。
生铁铸就。
曰。
为什么。
贪观白浪。
失却手桡。
师云。
自领出去。
问。
只如道明头合暗头合。
古德便归方丈作么生。
师拈起拄杖子。
进云。
学人拟欲放出。
和尚如何抵拟。
师曰。
这野狐精。
问。
选佛场开上根圆證
不昧当机何指示。
师云。
一超直入来地。
曰。
不昧本来人。
请师高着眼。
马大师为什么直下觑。
师云。
顶门上有眼。
问。
一种无弦琴
唯师弹得妙。
马大师为什么直上觑。
师云。
暗里能抽骨。
曰。
未审直上觑得是。
直下觑底是。
师云。
莫谤马大师好。
曰。
争奈龙袖拂开全体现。
象王处绝狐踪。
师云。
赖有庞居士證明。
问。
句中有眼作家知。
向上人来向上提。
直下全行摩竭令。
愿垂方便接群机。
师云。
不如一个百不知。
曰。
无无孔铁槌。
有甚用处。
师曰。
果然恁么去。
曰。
虽是本分事。
未是向上机。
师曰。
撒星火迸独光辉。
曰。
争奈脑后一箭。
师救不着。
师云。
又是拖泥带水。
尝示众曰。
恁么恁么双明。
不恁么么不恁么暗。
不恁么中却恁么。
里隐明。
恁么中却不恁么。
明中隐暗。
只如和座子掇却许多建立。
总么犯手伤锋。
且道唤作什么。
到遮里高而无上。
深而无底。
旁尽虚空际中。
极邻虚尘。
净裸裸赤洒洒。
是个无底钵盂。
无影杖子。
熊耳山前。
少林峰下。
老胡九年
冷湫湫地。
守这闲家具。
深雪之中。
直得情忘意遣。
理尽见徐。
方有一个承当。
且道双明双暗。
双放双收。
是建立是平常。
总不与么。
也未是极则处。
且作么生是极则处。
擘开华岳连天透。
放出黄河辊底流。
宣和中
诏住东都天宁。
太上在康邸。
屡请宣扬。
有偈云。
至简至易。
至尊至贵。
往来千圣顶𩕳头。
世出世间不思议。
然是时钦宗东宫
师对太上。
预有至尊之谶。
建炎改元
宁相李伯纪
表住金山
驾幸维扬。
有诏徵见。
顾问西竺道要。
对曰。
陛下以孝心理天下。
西竺法以一心统万殊。
真俗虽异。
一心初无间然。
太上大悦。
赐号圜悟禅师
云居山归老。
朝廷赆其
至云居之明年
复归于蜀。
大师王伯绍迎居昭觉。
绍兴五年八月五日
示疾。
将终。
侍者持笔求颂。
书曰。
已彻无功。
不必留颂。
聊尔应缘。
珍重珍重。
掷笔而化。
春秋七十有三。
坐五十五
谥真觉禅师
塔曰寂照。
枢密邓子常
奏赐命服佛果师号。
所至士夫过从问道。
无虚日。
师悟门广大。
说法辩博。
纵横无碍。
莫不人人畏服。
以为未尝有也。
凡应接虽至深夜
客退必秉炬开卷。
宗教之书。
无所不读。
初在金陵
大师王彦昭
尝请益雪窦所谓三员无事道人
师曰。
正尔皆须吃棒始得。
帅意未喻。
师诘之。
帅以手拍膝。
衲子环拥。
师就指曰。
此辈倒作此见解。
焉能透彻古人知见。
帅不怿而去。
寻遣之诗令刻石。
师匿之。
他日彦昭入山。
问诗所在。
师曰。
昔人赠遗。
所以昭德也。
大师特讥刺而已。
某敢以非所宜而宜之哉。
帅翻照霁威而去。
既而给事庐赞元代府事入山。
题诗有菖蒲海之句。
东汉志有蒲菖海。
师就质之。
庐颇知误。
或劝不应与师臣争诗恐致祸。
师笑曰。
吾岂得已哉。
前既却王公诗。
今新帅虽美句。
亦莫敢刻之。
故发其误。
贵不主意上石耳
临机有断此。
性和易不事事。
晚节道愈尊。
而风度无改。
或谓当加威重者。
师曰。
吾佛以慈摄物。
等观一切。
每任真若此。
犹恐失之。
况以显晦易其心。
而刻薄莅众。
沙门所为邪。
其雅量廓廓常退。
己以让人。
故出世主法垂四十年。
未始有一犯其规绳者云。
赞曰。
吾祖从上来事。
以妙悟通宗。
然世迫迟暮。
邪径日滋。
自非龙蟠凤逸之士。
极深而研几。
则顿辔化城者皆是也。
圜悟其至矣乎。
道德备而学不厌。
名位崇而志益谦
真一代之典刑也。
初黄龙杨岐两宗学者剩有各私。
而不相厌。
于是灵源大士作五祖演公正续碑。
所以推之为正续也。
圜悟复能峻其门庭。
观其对御。
则混真俗于一心。
接士大夫游。
则罄竭款诚。
俾于祖道染指涉流。
而人人得其权心焉。
此所以致盛名于天下也。
美哉。
克勤
彭州崇宁骆氏子。
世宗儒。
师生。
犀颅月面。
骨相不凡。
从师受书。
日记千馀言。
偶过妙寂院。
见佛书读之三复。
怅然如获旧物。
曰。
吾殆过去沙门也。
始弃家祝发。
文照
通讲说。
又从敏行。
授楞严。
俄得病濒死。
叹曰。
诸佛涅槃正路。
不在文句中。
欲以声求色见。
如釜羹投鼠矢污之。
吾知其无以死矣。
遂弃去。
见真觉胜公。
胜方剃臂出血。
指示师曰。
曹溪一滴也。
师矍然于时。
大知识名称远闻者相望。
持一钵徒步出蜀。
意所欲往。
靡不至焉。
首谒玉泉皓
金銮信。
又见大沩哲
晦堂心
东林总
佥指为法器。
晦堂独深加赏识。
最后见五祖演禅师
尽展机用。
祖皆不诺。
乃谓祖强移换人。
出不逊语。
忿然而去。
祖曰。
待一顿热病打时。
方思我在。
金山
染伤寒困极。
平日见处。
无得力者。
追绎祖言
乃自誓云。
我病稍间。
即归五祖。
病既愈。
还山。
祖见之喜。
命执侍方半月。
部使者
谒祖问佛法大意。
师从旁窃听。
忽有省。
遽出。
见鸡飞上栏干。
鼓翅而鸣。
大悟
袖香入室。
通所得。
祖曰。
佛祖大事。
非小根劣器所能造。
汝既如是。
吾助汝喜。
因遍谓山中耆老曰。
侍者参得禅也。
尝伐一巨木。
祖固止之。
不听。
祖怒奋挺而起。
师立不动。
祖投所持挺。
笑而去。
自是遇物无疑。
崇宁中
省亲还蜀。
诸老相谓曰。
道西行矣。
时同门佛鉴慧勤
亦知名众。
遂目师为川别之。
成都郭知章
请开法六祖
更昭觉凡八年。
复出峡南游。
张无尽
荆南
自以手提古佛。
席卷诸方。
见师恍然自失。
留居碧岩院。
倾心事之(传灯录云。
张寓荆南
以道学自居。
少见推许。
师舣舟谒之。
剧谈华严旨。
要曰。
华严现量境界。
理事全真
初无假法。
所以即一而万。
了万为一。
一复一。
万复万浩然莫穷。
佛众生。
三无差别。
卷舒自在。
无碍圆融。
此虽极则。
终是无风匝匝之波。
公。
于是。
不觉促榻。
师遂问曰。
到此。
与祖师西来意。
为同为别。
公曰。
同矣。
师曰。
没交涉。
公色愠。
师曰。
不见云门道。
山河大地。
无丝毫过患。
犹是转句。
直得不见一色。
始是半提。
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
彼德山临济非乎。
公乃首肯。
翌日。
复举事法界理法界。
至理专无碍法界。
师又问。
此可说禅乎。
公曰。
正好说禅也。
师笑曰。
不然。
正在法界量里。
盖法界量未灭。
若到事事无碍法界。
法界量灭。
始好说禅。
如何是佛乾屎橛。
如何是佛麻三斤。
是故真净偈曰。
事事无碍。
如意自在。
手把猪头。
口诵净戒
趁出淫坊。
未还酒债。
十字街头。
解开布袋。
公曰。
美哉论。
岂易得闻。
于是。
执师礼。
留居碧岩)。
复徙长沙道林
太保枢密邓子常
师德行。
赐紫服师号佛果
政和中
延康蒋山。
东南学者。
赴之如归。
至无地可容。
名闻京师
被诏住天宁万寿
召见褒宠甚渥。
建炎初
宰相李伯纪
奏住金山
高宗维扬
入对。
赐名圆悟禅师
改云居久之。
复领昭觉。
绍兴五年八月己酉
微恙。
留偈示众。
掷笔而逝。
茶毗。
舌齿不坏。
舍利五色无数。
阅世七十有三。
坐夏五十有五。
塔于昭觉之侧。
谥真觉禅师
师清净无作。
不入诸相。
示方便门。
提引未悟。
一听其语。
莫不愀然感动。
有泣下者。
故住天宁时。
一时王公贵人。
道德材智。
文学之士。
日造其室。
车辙满户外。
虽毗耶听法。
不能过也。
度弟子五百人
嗣法得眼。
领袖诸方者。
百馀人。
方据大丛林
匡众说法。
为后学标表。
可谓盛矣。
师自得法后。
声名藉甚。
繇岳麓。
徙蒋山。
行成德备。
每得天神诃护。
金山时。
贼赵万。
镇江拥兵数百。
操战舰。
乘风欲度。
忽反风。
云雾晦冥连昼夜。
不得度。
乃止。
比赴云居。
道长庐。
张遇奄至。
尽劫所有。
师衣钵独存。
又尝敛上方赐物。
置一箧中。
寓仪真。
师饬其徒往省。
答曰。
仪真连夕大火。
尚何求。
师笑曰。
汝第往。
既至。
官寺民櫩。
鞠为瓦砾。
而师箧封识如新。
尝寓公安天宁。
天堂长老觉公。
梦一女子。
再拜而进曰。
乞我东堂。
为人天说法。
信宿而碧岩疏至。
女子。
碧岩护法神也。
安乐山神。
据云居方丈。
诸耆宿。
皆徙避别室。
师寘一榻。
卧起如平时。
师福慧两足。
行解通脱。
断取世界。
如掌中庵摩勒果。
是区区者何足言。
然为世人传闻赞叹。
故不得略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二
释克勤姓骆氏彭人也。
世守儒学,儿时日记千言,偶游妙寄寺,见佛书,三复怅然,如获旧物,曰:“予殆过去沙门也。
”即出家,依自省师祝发,从文昭通讲说,又从敏行授《楞严》。
俄得病濒死,叹曰:“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吾以声求色见,宜其无以死也。
”遂弃去,至真觉胜禅师之席,方创臂出血,指示曰:“此曹溪一滴也。
矍然良久,曰:“道固如是乎?
”即徒步出蜀,首谒玉泉皓,次依金銮信、大沩哲黄龙心、东林度,佥指为法器。
晦堂称:“他日临济一派属子矣。
”最后,见五祖演,尽其机用,祖皆不诺。
乃忿然而去。
曰:“待著一顿热病时,方思量我。
金山,病寒困极,以平日见处试之,无得力者。
追绎言,乃自誓曰:“我病稍閒,即归
”及一见而喜,令入侍寮。
部使者解印还蜀,造问道,曰:“曾忆少年读小艳诗,有‘频呼小玉原无事,祇要檀郎认得声’之句乎?
部使喏喏。
适侍立,反复研诘。
为举“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庭前柏树子”语,有省。
出见鸡飞上栏干,鼓翅而鸣,复自忖曰:“此岂非声耶?
”乃呈偈曰:“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祇许佳人独自知。
喜,遍谓山中耆旧曰:“我侍者参得禅也。
”由此所至,推为上首。
祟宁中,成都翰林郭公之章请开法昭觉。
政和间,谢事,复出峡南游。
张无尽荆南,以道学自居,少见推许,舣舟谒之,与谈《华严》旨要,因言:“《华严》现量境界,理事全真,初无假法,所以即一而万,了万为一,一复一,万复万,浩然无穷,佛众生三无差别,卷舒自在无碍圆融,此虽极则,终是无风匝匝之波。
”无尽于是不觉促榻,乃更迭推勘,谓:“云门道山河大地,无丝豪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更须知有向上全提时节。
”无尽为之首肯。
明日,复举事法界、理法界,至理事无碍法界,因问:“此可说禅乎?
”无尽曰:“正好说禅也。
笑曰:“不然。
正是法界量里,盖法界量未灭始好说禅。
如何是佛乾屎橛?
如何是佛麻三斤?
是故真净偈曰:‘事事无碍,如意自在,手把猪头,口诵净戒,趁出淫坊,未偿酒债,十字街头,解开布袋。
’”无尽叹曰:“美哉之论,岂易闻乎!
”于是,以师礼留居碧岩
复徙道林。
枢密邓公子常奏,赐紫服,诏住蒋山,学者归之如市,至无地以容。
敕补天宁、万寿,召见便殿,褒龙甚渥。
建炎初,又迁金山,适驾幸维扬,入对,赐号“圆悟禅师”,改云居。
久之,复领昭觉。
徽宗为降敕,使开堂焉,略云:“匝地普天,皆承恩力。
九州四海,悉禀威灵。
百千法门之外殊特法门,无量妙义之中真实妙义。
克劝禅师者,鸡园上品,鹿苑名家。
早空六妙之门,无惭饶舌接引。
四流之岸,意许安心。
飞锡所至,法雨咸沾。
布金而来,愿云共领。
特启祗园世界,广引方袍。
宏开觉路津梁,都成圆具。
铃铃振策,允为万德之师。
凛凛戒规,直入三摩之地。
于戏!
道生说法,石亦点头。
罗什谈禅,岩俱撒手。
普济僧人行脚,象负以游。
定儗菩萨低眉,鸠分而食。
遍洒醍醐,同登欢喜。
绍兴五年八月示微恙,趺坐书偈遗众,投笔而逝。
荼毗时,舌齿不坏,舍利无数,塔于寺后威凤山中,谥“真觉禅师”。
清雍正十三年,加谥“明宗真觉禅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季善
上堂 诸大德。
既来这里相从贫道参禅。
究明生死。
须依贫道家风行持。
他后决不相赚。
各各俱要屏息身心诸缘。
一心向道。
追复百丈以前释迦老子所行头陀之行。
是谓家风。
此之苦行头陀。
经中具载。
请自检看。
然虽今人难比古人。
且请于中行得一半。
庶亦得瞻头陀苦行之少分矣。
不可似今时学者。
全不问著。
甘作无惭愧人。
佛法驴年会得。
只如世尊当时。
饥则领众持钵入城乞食。
归则各处岩穴之间。
后来赵州谂和尚三十年不开口。
告人不杂用心。
匾担山和尚唯餐象过日。
丹霞然和尚一生只个布裘。
更看芙蓉楷和尚
不发疏簿。
不请化主。
一生唯事淡泊。
此诸尊宿。
俱是行头陀苦行家风。
所以一个个魁垒秀出于当时。
而千古之下为世所尊上。
诸大德。
若依此苦行。
而行持久之。
不移不易。
则僧问如何是佛。
云门道乾屎橛。
管取呵呵大笑。
尝有僧问。
如何是和尚家风。
答曰。
前江潮急鱼行涩。
后岭高鸟泊难。
下座。
上堂。
僧问昔高峰和尚示众云。
海底泥牛衔月走。
岩前石虎抱儿眠。
铁蛇钻入金刚眼。
昆崙骑象鹭丝牵。
此四句内。
有一句能杀能活。
能纵能夺。
若人点检得出。
许你一生参学事毕。
不知是那一句。
师云。
待你悟即向你道。
会么。
僧云不会。
师云。
不见道你有主杖子。
我与你主杖子。
你无主杖子。
我夺却你主杖子。
下座。
开示五羊深禅人 若了自心本来是佛者。
一切惟假名。
况复诸三有。
傥尔于斯直下不能领略。
别无方便。
但将吾所付之念佛公案。
用心提撕。
单单参究。
以期彻悟。
精进不懈。
勇猛无怯。
务要讨个明白而后已。
欲上参时。
先须拌舍世间恩爱利名等事。
使身心洒落。
虚融淡泊。
切切以了生死大事为己重任。
抖擞精神。
看这念佛底是谁。
要在这谁字上著到。
下疑情。
疑这念佛底是谁。
故谓大疑大悟
小疑小悟。
不疑不悟。
良哉言也。
你若才有切切之心。
疑情重也。
话头自然现前。
绵绵密密。
净念相继。
凝定身心。
回光返照。
执而持之。
勿令间断。
一念不生。
前后际断。
目前空牢牢地。
胸中虚碧碧地。
澄澄湛湛。
卓卓巍巍。
到此唤作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正好再见真善知识。
扫除悟迹。
别立生涯。
不受天下老和尚舌头颟。
后水边林下。
保养圣胎。
待时龙天推出。
方可为人也。
大川关主 欲作吾家真种草。
要须直下坐断圣凡情量。
不守灵鉴虚明。
廓亡自他。
当体不顾。
亦不作无己知解。
自然本体露现。
如大日轮升于虚空。
无处不照。
正恁么时。
若有个承当底人。
则不能于那事相应。
此是佛祖自證三昧。
比比不相知。
各各不相到。
唤作大事因缘。
空生身子睥睨不著。
三贤十圣。
只为圣心未忘。
见性如隔罗縠。
饶你才并马鸣。
解齐龙树。
亦只得一生两生不失人身。
此是根思夙净。
闻之即解。
去道逾远。
况小智薄德浮浅之学者乎。
又如慧可大师
无书不解。
无经不通。
到初祖面前一词不措。
方觅安心。
从斯一切放下。
心如墙壁。
至于立雪断臂犹不肯可。
及乎瞥地一下。
则礼三拜依位而立。
始曰汝得吾髓。
此岂造次。
近世学者心粗。
认指为月。
天地悬殊。
自既错解。
将此印證后昆。
一盲引众盲。
为害非细。
或者谓我已坐禅。
得个安乐处。
身心轻安。
更无异念。
直是灵灵不昧。
了常知。
于生死岸头已得不疑。
只未会古今差别公案。
是何言欤。
盖因邪师法眼未明。
妄据师位。
以方便为真实。
是非不辨。
认个湛不摇处作空劫那边事。
岂非认奴作郎。
殊不知湛入合湛。
是识边际。
永嘉云。
损法财。
灭功德。
莫不由斯心意识。
古德云。
诸佛说心。
为破心相。
令知心相元是虚妄。
今人认心是道。
违佛意。
又增戏论。
殊乖大体。
或者云。
一切皆空。
有甚正悟处。
此是断见外道。
或者云。
一切无著。
自然无碍。
此是掩耳偷铃。
自屎不觉臭。
或者云。
斋戒明白。
清净无染
自然不堕恶趣。
此是住相布施。
三途业因。
或者云。
大悟不拘于小节。
任意浮沈。
随处腾腾。
便是快活道人。
此是见外道。
阐提痴汉。
或者云。
但一切人如死人去。
更有甚事。
此是白日寐语。
誇谈马角。
岂不见道那伽常在定。
无有不定时。
或者云。
某人虽不会道。
奈何死得好。
有坚固子。
此是梦中说梦。
僧问古德云。
大死底人却活时如何。
答云。
不许夜行。
投明须到。
且无你用心处。
你若古今见尽。
迷悟情消。
转法轮。
一切时出生。
一切时灭度
贫道痛以慧命危甚。
若一丝九鼎之悬。
观今玄绍之徒。
槩似儿戏之所为耳。
但要诳得入手则已。
岂知吾祖有行解相应。
名之曰祖之诫乎。
亦是为师者不审学者之才器堪否。
而苟图收拾门人之私。
致招法门之辱累也。
子顺大川禅人。
自舍缘入道。
真定金台二处掩关。
下得定力之功。
而本地光明未发。
南询师匠决择。
怀香礼余。
呈似工夫次第。
余知做到湛不摇处。
犹未出他识阴区宇。
此是静想不脱。
所以己见不明。
殊知劳虑永断。
得法界静。
即彼静解为自障碍。
要知得在神静。
失在物虚。
错认定盘星。
且喜没交涉。
此是大解脱门自在三昧
须是尘劳不染。
静妙不收。
步步活鱍鱍地。
宛转无穷。
闹浩浩处识得。
方始八面玲珑。
七穿八穴。
子更下那一步工夫。
一日如桶底脱。
则知如上尽是为蛇画足。
虽然。
要作大法器。
建立门庭。
须久依吾住。
再向那边更那边打数百个悬空觔斗归来。
始得智过于师。
方堪传受。
岂不见道雪后始知操。
事难方见丈夫心。
行实撮略 季善
祖贯凤阳人
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
吴姓
母钟氏。
十七岁出家。
初遇源明和尚请益。
蒙受无字公案。
嘱云须发大愿以自护持。
我便发愿。
若生死不了。
大事未明。
遗弃修行。
贪著名利。
死堕阿鼻地狱。
受苦无量。
(云云)蒙念长老送入关。
关中不设卧床。
安一凳。
誓不倒身。
以悟为则。
睡魔沈重。
垂头眠著。
不觉半夜。
因去坐凳。
立誓不坐。
昼夜行立。
忽靠屋柱睡著。
又立愿不近墙壁。
辽空经行。
(云云)一朝闻钟声。
忽说偈云。
沈沈寂寂绝施为。
触著无端吼似雷。
动地一声消息尽。
髑髅粉碎梦初回。
(云云)汝等果能依我修行。
须要具我如是诚信决烈。
如是守戒行持。
如是勇猛精进。
如是打七炼磨。
如是剋期取證。
如是禅定解脱。
如是次第觉触。
如是信解悟入。
如是寻师印可。
如是涵养淘汰。
如是待时为人。
还有一重如是。
待案山点头。
即向汝道。
示徒悟玄 诚哉此事。
见则便见。
拟思则白云万里。
况如之若何。
汝欲决要明此一件大事。
须著做捷工夫。
能向一毫头上安身立命。
做教久久。
则便得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矣。
若得真到此地。
则旷劫不明之事当下分明。
犹如哑子梦见亲娘。
与人说不得。
亦复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水边林下保养圣胎。
待时龙天推出。
扶持末运。
接续祖灯
广化众生。
同成正觉。
其或未然。
只须将我所付念佛公案贴在鼻端上。
不许执在一边。
须向一切处常目在之。
勿使须臾失其照顾。
疑个念佛底是谁。
于这一句绵绵密密。
教首尾一贯逼拶将去。
如不得力。
再加个毕竟念佛底是谁。
傥被散乱昏沈之魔搅扰。
或有间断。
莫容滞久。
如鸡抱卵。
若冷却。
其窠子无出头期矣。
工夫绵密之喻无如此也。
傥宿有灵骨。
得个觉触处。
切不可自许。
须见本色宗匠。
入他炉鞴受他煅炼出来。
真伪浅深一一得知。
更不存其悟迹。
做个无事无为底自在道人。
所以道金屑眼中翳。
衣珠法上尘。
己灵犹不重。
佛祖是何人。
到这里但有纤毫悟理未忘。
佛法玄微去之未尽。
皆堕法尘见刺之圈䙌。
诚哉此事。
乃无大极大底大事。
真能欺贤压圣。
岂可辄作容易想而不慎乎。
至嘱。
袾宏曰。
关内行持。
谓大强勇猛精进矣。
乐閒逸而坐关者惕诸。
季善
凤阳人
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
父姓吴。
母钟氏。
稚小以佛事为儿戏。
十七出家。
初投源明和尚
明示以无字公案。
嘱云。
须发大愿。
以自护持。
师便发愿。
若生死不了。
大事未明。
遗弃修行。
贪著名利。
死堕阿鼻地狱。
受苦无量。
正统八年
入闽参无际。
闭关力究。
关中不设卧床。
安一凳。
誓不倒身。
以悟为则。
昏沉来。
因去凳立。
誓不坐不近墙壁。
辽空径行。
一朝闻钟声忽悟。
说偈云。
沉沉寂寂绝施为。
触著无端吼似雷。
动地一声消息尽。
髑髅粉碎梦初回。
蒙隐楚山二老。
又见月溪。
溪印可之。
天顺庚辰
赵氏建西湖三塔寺
请师开山。
继兴天目昭明。
继兴吴山宝莲。
继兴南山甘露成化。
庚子。
掩关石屋寺。
壬寅
慈云岭有寺。
曰天真。
宗纲
请师兴建。
事竣。
即掩关杜人事。
师一生苦功。
无与伦比。
虽得相应。
而勒持弥督。
涵养淘汰。
至老无替。
有四十馀年秪掩关之句。
示寂后。
真身覆以缸龛。
藏天真石洞中。
门人辑师言论行实。
三会语录云。
师讳本善
凤阳人
随任生于广东之雷阳。
父姓吴。
母钟氏。
稚小以佛事为儿戏。
十七岁出家。
初投源明和尚请益。
明示以无字公案。
正统八年入闽参无际师
闻钟声有省。
次见蒙隐
次见楚山。
次见月溪。
溪印可之。
从前打七掩关。
晓夜无怠。
历尽百倍苦功。
乃得大彻。
蒙古庭重授衣拂。
天顺庚辰
赵氏建西湖三塔寺
请师开山。
继兴天目昭明。
继兴吴山宝莲。
继兴南山甘露
成化庚子
掩关石屋寺。
壬寅
慈云岭有山曰登云。
寺曰天真。
宗纲请师兴建。
事峻。
即掩关杜人事。
涵养陶汰。
有四十馀年祇掩关之句。
示寂后。
门人悟深戒新等。
辑师言论行实名昭明甘露天真三处语要录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姚椿清 1777 — 185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7—1853 【介绍】: 江苏娄县人字春木一字子寿号樗寮
监生。
京师洪亮吉张问陶等唱和,有诗名。
后受学姚鼐,以古文名。
曾主讲荆南景吴书院。
工画墨竹
有《通艺阁诗录》、《晚学斋文录》、《樗寮文续稿》。
又辑《清文录》。
姚椿字子寿号春木娄县人
监生,举孝廉方正
有《通艺阁集》。
尔来作者,彫文织采,终朝点缀,文章殆同书抄,体裁绮密,便称才子,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
张公,名家子,有殊才。
仗气爱奇,自致远大,人实贫羸而文采高丽
推其文体,不避危仄,皆由直寻。
善自发诗端,感荡心灵,动无虚散,因物喻志,怀寄不浅,甚有悲凉之句,又巧构形似之言,无雕虫之功,而韵入歌唱,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
至乎吟咏性情,羌无故实,言在耳目之内,寓目辄书,使人忘其鄙近。
然奇章秀句,良有凿裁,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漫,虽复千篇,犹一体耳。
尝谓余曰:「我诗有生气,譬应变将略,讵出经史?
纵有乖文体,亦能自迥出。
」余谓文制,理过乎辞,精而难晓,此意锐而才弱也。
动辄用事,拘挛补衲,伤其真美,有芜漫之累矣。
所以诗不得奇,殆均博弈。
夫属词比事,但令清浊通流而鲜明紧健,斯为足矣。
陈思赠弟,阮籍咏怀,谢客山泉,王微风月,季鹰黄华之唱,陶公咏贫之制,亦何以加焉?
嵘今所录,如流风回雪,似落花依草,一句一字,赏心流亮。
每观其文,幽居靡闷,欣欣不倦,请寄知者尔。
乾隆壬子花朝,集钟嵘诗品》序,遂宁灵泉寺僧道
自十五岁乾隆戊戌年始,至四十岁嘉庆癸亥年止,共二十六年,得诗三千五百五十二首,删存一千七百四十六首,分为十五卷。
其甲子四十以后诗,另卷附后,观存者之有不必存,知删者之有不应删矣。
惬心之事,难哉。
嘉庆戊辰冬日船山记,时年四十有五。
余未及冠,居里门,为博士弟子,与二三同志学为诗歌。
客有自京师来者,盛称翰林检讨张船山先生之诗,见示一二篇,余读之飘飘有仙气,心窃爱慕之。
又数年,有以先生宝鸡道中题壁》诗抄示者,余始骇然以惊。
见其跋涉关河,崎岖戎马,欲歌欲泣,情见乎辞,以为太白少陵复出也。
又数年而先生解组侨寓吴门,余以南北奔驰,留京师者十年,恨未之见。
丁丑旋里,而先生归道山矣。
然所作诗业已刊行,悬书林不胫而走。
余乃购得而尽读之,则见其诗空灵缥缈,感慨跌荡,脱尽古人窠臼,自成一家。
如万斛泉源,随地涌出,洵乎天才亮特,非学力所能到也。
然所刊诗,先生手自删定,而叙中所言多至三千馀篇,存者仅千馀篇。
余平日所见,如所作《分龙行》七言古风及《赠姚春木上舍》五言律数首,集中不载,意集外之诗,必有佳作弗得见者焉。
先生所自言存有不应存,删有不应删者,其信然乎?
余以亏累被劾,匏系皖城,赖笔墨消遣,而陈君驭珊频来视余,閒与谈艺。
先生其乡人也,因言先生之诗不主故常,空诸依傍,句句出人之意外,语语入人之意中,心灵笔妙,为人所难及。
尚有未刻之诗十五六卷,在其犹子张君立轩处,传作尚多,可取以观。
余闻之不禁狂喜。
翼日,果偕立轩挟诗以来,请于余日:「此先叔父删剩之诗也,命藏于家,弗灾
而吾乡诸耆宿咸以为可传,愿代为决择,序而传之。
」余惟先生之诗,如波斯宝藏,珊瑚木难、明珠翠羽充牣于中,而富商大贾往往不自宝重,及寒俭之家得其一二,方且誇耀于人,诧为希有,一旦委而弃之,不深可惜哉!
爰择其词之名隽及有关风教者,复得四百馀篇以授立轩,谓之补遗。
余不足以序先生之诗,而有不能已于言者,以道其平日爱慕如此也。
道光二十有九年岁次己酉十月朔梁溪后学顾翰蒹塘氏谨撰。
船山先生名噪海内,所刻《诗草》二十卷,久已家置一编矣。
顾其诗乃先生手定,割爱颇多,往往有脍炙人口之作而集转不载,读者不能无遗珠之叹。
余与先生蜀人,慕先生之风,窃欲搜其原稿,为之补刊,而有志未逮。
今年春,先生犹子立轩自蜀来皖,相遇于旅邸。
启其箧,得先生未刻遗稿,喜不自胜,因谋为重梓。
而同乡官皖中者,时有毛丹云、文钟山、余方屏、李雨亭周笏山、林辛诸君,复各出廉俸以襄厥成。
爰倩顾君蒹塘选为六卷,弁以序言,付诸剞劂。
其助为校勘者,则又先生族人张君春衢与其弟仲昭也。
道光己酉嘉平月涪陵后学陈葆森谨跋。
(录入:顾青翎 校对周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